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 40 年后:臭氧层中的空洞怎么了?
40 年前,开创性的研究宣布在臭氧层中发现了一个漏洞,这一发现启动了迅速而成功的努力,以禁止在发胶、除臭剂罐和冰箱中使用危害地球的化学物质。
1985 年,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们发现,我们最南端大陆的臭氧层急剧变薄,立即引发了全球对全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关注。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就像防晒霜一样,阻止可能有害的紫外线能量到达我们的星球表面。没有它,人类和动物患皮肤癌、DNA 损伤、白内障和其他疾病的几率可能会增加。它还影响植物的生理和发育过程。
“臭氧空洞的发现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环境发现之一,它展示了强大的科学、清晰的沟通和国际合作如何能够应对全球规模的威胁,”英国南极调查局临时科学主任多米尼克·霍奇森(Dominic Hodgson)在 5 月 13 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
现在是 BAS 名誉研究员的 Jon Shanklin 补充说:“40 年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的发现,我们无法预料到随之而来的全球反应。
是什么导致了臭氧空洞?
科学家们确定,广泛用于制冷的氯氟烃(CFC)的生产、气溶胶、溶剂和灭火器导致了这个问题。
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在一份在线报告中表示,当氟氯化碳中的氯和溴原子上升并与平流层中的臭氧接触时,它们会破坏臭氧分子。美国环保署表示,臭氧的破坏速度比自然产生的速度要快。
臭氧空洞的现状如何?它正在恢复吗?
尚克林在 5 月 15 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今日美国》,每个南极洲春天仍然会形成一个又大又深的臭氧洞,到 9 月底时是最深和最大的。“恢复速度非常缓慢,但在未来 50 年或更长时间内,我们仍将存在臭氧空洞。”
事实上,尽管南极臭氧空洞显示出恢复的迹象,但愈合过程非常缓慢。BAS 表示,CFC 的大气寿命超过 50 年,因此即使没有进一步的排放,也可能要到 2070 年之后才能完全恢复。
“目前的恢复速度比预期的要慢一些,因此可能会对气候变化的发生产生反馈,”尚克林告诉《今日美国》。
什么是《蒙特利尔议定书》?
臭氧空洞的发现直接导致了仅仅两年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该协议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冻结在 1986 年的水平,并为完全淘汰它们奠定了基础。
今天,该议定书是有史以来实施的最成功的国际环境条约之一。BAS 表示,通过防止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该协议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条约,世界各国政府都签署了该条约。它正在发挥作用,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数量正如预期的那样下降,“尚克林在给《今日美国》的电子邮件中说。
气候变化呢?
《今日美国》问尚克林,我们在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没有取得类似的进展,这是否令人遗憾。
“非常喜欢,”尚克林回答。“《蒙特利尔议定书》展示了可以做些什么,但对于大多数其他环境问题(气候、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水污染、土壤退化等),大多数都是空谈和小规模行动。”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模型有缺陷和有悖常理——它假设资源是无限的,使用它们不需要任何成本,”尚克林说。“这反常地造成了我们本可以避免的所有危机。”